淺談案例
目錄切換
  關於鵝掌肌滑液囊炎及肌鍵炎(Pes anserine bursitis and tendinitis)

常在跑步或是登山的人一定有經驗,在運動過後,明明沒有任何扭傷的經驗,但是在膝蓋前內側的下方卻有痛感,而且常常有腫脹的感覺。不管是痛腳踩下去或是膝蓋彎起來,都會有蠻銳利的痛感。

沒錯!你有可能是鵝掌肌腱炎或是鵝掌肌滑液囊炎了。

在膝蓋的內側有三條肌肉(縫匠肌Sartorius,股薄肌Gracilis,半腱肌Semitendinosus),合稱為鵝掌肌(Goose foot),共同連接在內側膝關節線的下方約2吋的脛骨上。在這些肌腱中間,還有一個類似水袋,稱為滑液囊的東西存在。滑液囊的主要功用是當作避震與分泌潤滑液,避免肌腱等軟組織與骨頭直接的摩擦與碰撞。比較好玩的是,除非是直接大力的撞擊,不然滑液囊發炎都不是這麼立刻,通常都是運動完回家後才漸漸腫痛起來。

01

不過要診斷是否是鵝掌肌的問題,還是要先排除一下深層的內側副韌帶拉傷(兩者的位置很近)。

在動作學方面,縫匠和股薄肌都是髖內收肌,半腱肌負責膝內轉和膝屈曲,所以整個下肢的活動過程中,這三條肌肉是不斷的交錯收縮中。因此會不斷的摩擦擠壓鵝掌肌滑液囊,造成發炎現象。

在O型腿的人群中,常常因為這個地方的壓力會比較大,所以出現鵝掌肌滑液囊炎的機率也比較高。

發炎的時候,類似騎腳踏車、定點旋轉、登山、上下樓梯、螃蟹步訓練、深蹲、或是一些需要快速轉換方向的活動,都會藉由這三條肌肉的強烈收縮而造成滑液囊的擠壓痛感。所以這個滑液囊通常都不是加害者,-而是可憐的被害者。

X光片通常不太需要,除非有受傷病史(拿來排除是否有近端脛骨骨折)。

我們通常會在脛骨粗隆的遠端(在平行向內移3到4公分)的地方有一蠻明顯的壓痛點,而且會感覺水水腫腫的。比較好玩的是如果是比較新鮮的case,通常我們讓患者做徒手抗阻力的膝內轉+膝屈曲動作,都可以引出疼痛感。但是在慢性的患者身上,你請他怎麼彎曲伸展膝關節,卻都不一定會痛。

這類的患者在下樓梯時,偶爾也會因為用力刺激到鵝掌肌滑液囊,而因此忽然產生軟腳(giving away)的感覺,這時就要跟退化性關節炎或是內側皺壁症候群的情形來區分了。

這類狀況的處理方式,首先還是要先冰敷+休息(甚是服用點非類固醇類消炎劑),再步行的話就可以局部注射點類固醇和麻醉劑。

急性期過後,就是物理治療中的徒手治療來介入了。

鵝掌肌三條肌肉先要予以按摩放鬆,接著檢查鞋子是否有過度磨損或是不適當的現象,前後的股四頭和腿後肌也要加以檢查柔軟度和肌力。

內側膝關節的穩定度也是必須要檢查的,必要時可以用肌貼的貼紮來幫忙。

通常鵝掌肌滑液囊炎或是肌鍵炎,都可以透過徒手治療來達到很不錯的療效,惟滑液囊炎時還是以降低發炎為主,不可操之過急提早去肌力訓練,以免弄巧成拙了。

02
淺談案例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服務項目